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由两个封闭和独立的螺旋通道组成。如果通道中有串行泄漏,则很难确定串行泄漏点。为了准确地检测泄漏点,采用了钻孔方法。钻孔时,钻孔位置应设置在换热器一端的同一螺旋通道上,并以交叉形状排列。钻孔时,应尽量确保铁屑不会落入换热器,使其通道畅通。
灌水打压查漏法:
在未钻孔的通道上,用压力水泵将水倒入热交换器,形成一定的压力。此时,热交换器的泄漏位置将排出水,流向另一个通道(钻孔通道),并从离泄漏点近的一层滴水(此时,热交换器钻孔的一端应向下放置)。通过滴水的位置,可以确定哪一层有内部泄漏,然后切断热交换器同一层未钻孔的一侧密封作为观察孔,从观察孔中可以准确确定具体的泄漏点。
维修内漏:
1.挖孔:确定内部泄漏点的位置后,从热交换器外层对应泄漏点位置开始切割孔。顺序是从外到内,直到有内部泄漏点的层被切割。切割孔应为椭圆形,尺寸为外层大,内部逐渐小。一般来说,每层板上孔的大小相差40mm,如漏点位置较深,在外层切割的孔应较大。
2.清渣:切割孔后,应仔细清理每层板上留下的氧化渣。这是修补板和每层螺旋板是否能紧密焊接的关键。用凿子和小手砂轮整模具可以清理氧化渣。注意尽可能清除清除的残渣,以免落入热交换器。
3.回补板:为保证维修质量,不再使用从换热器各层切割的板材,并重新配置回补板。另一个回补板应使用与换热器螺旋板相同的材料和板厚,其周边应比换热器上每层切割的孔大15个mm?20mm,它也是椭圆形的,与换热器每层螺旋板的弧度一致。
4.焊接漏点及补板:
1)焊接漏点时要仔细检查漏点是否有裂缝或砂眼,必要时可用手砂轮清理漏点,磨出凹槽,以保证焊接质量。
2)焊补时使用J422焊条,焊条直径为3.2mm,100-120A两者之间,先焊接漏点,再焊接每一层补板,顺序由内向外逐层焊接。
3)椭圆补板焊接在热交换器的内弧面附近,其目的是“操作方便,保证焊接质量”。4)为使椭圆形补板顺利安装在换热器中,可在补板上焊接一块圆钢,点焊后再将椭圆形补板取下。
5)短圆钢支撑也焊接在每层补充板之间(主要是为了增加椭圆补充板的相互刚度)。每层补充板上焊接短圆钢支撑的数量取决于补充板的大小。一般情况下,在外部稍大的几层补充板上焊接23个,在内层补充板上焊接1~2个。
6)外层钢板因有δ12mm厚,所以可以直接将原下的钢板直接安装在原来的位置对齐焊接。
7)应在焊接过程中进行,每一层椭圆形补板焊接完毕后,应仔细检查焊接位置,如有砂眼要补焊,保证每一层的焊接质量。
试压封堵钻孔:
内漏点和补板焊接完毕后,用压力水泵将水灌入后钻孔的通道,形成00.5?1.0MPa压力,并保持一定时间,不应出现泄压现象。密封钻孔孔:用于直径相同的短圆钢段,密封相同的圆钢段.焊接钻孔的位置和观察孔,然后对通道进行水压试压,压力为0.51.0MPa,不应该有泄漏。压力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:1)在切割热交换器孔之前,应使用蒸汽将热交换器中残留的化学物质吹干净,以避免在空气切割过程中发生燃烧和安全事故。2)在修理热交换器之前,应确认其是否严重腐蚀,并确定是否有必要修理。